三叹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叔叔小说www.kelibujiqi.com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朱华章一声令下,护院立即上前将个破抹布团成一团塞进他嘴里,又一左一右的架着他往外去。
孙大掌柜生的骨瘦如柴,又上了年纪,哪里是年轻力壮的护院们的对手,挣脱不得便这般大庭广众之下被押了出去。
路边有路过的人对着这一处的躁动指指点点。
朱攸宁却是双眼微眯起。
朱华章那般紧张焦急的堵住孙大掌柜的嘴,仿佛生怕他说出什么来,这二人之间必定有什么不可告人的勾当。
她玩味的挑眉,再面向朱华章时又恢复了方才那般烂漫。
“二叔,您几时再给我安排个本分的掌柜来吧。”
说的好像他故意安排了个不本分的掌柜似的!
朱华章心里憋着气,却不好发作,闻言笑着道:“那是自然的。九丫头且回去吧,这事儿二叔会给你安排妥当,必然找个比孙大掌柜还要优秀的大掌柜给你。”
朱攸宁连连点头,乖巧的道:“二叔办事我自然放心的,只是这一次宁肯找一个笨笨的,也不要找一个优秀却会偷窃的了。咱们朱家虽然家大业大,也禁不住人暗中算计,有一句话不是说吗,一群蚂蚁能,能,啃掉一个堤坝!”
朱华章被恶心的不轻,话都说不完整,竟还敢用这种语气与他说话!
可还不等他开口讽刺,钱庄外头就传来人拍巴掌的声音,“好,说的好!”
那熟悉的公鸭嗓,让朱华章听了就更憋气了。
朱攸宁回头看去,果然看到李拓北带了个穿蓝棉比甲胖乎乎的小厮站在铺子门前,正饶有兴味的伸长脖子往里头看。
朱攸宁笑着打招呼:“北哥。”
“嗳!”李拓北被她那声又软又诺的“北哥”叫的心里又软又甜,加上她那一身红彤彤打扮,瞧着就像是个年画娃娃,忍不住笑着进来道,“我今儿闲逛,逛游到你这里来,想不到还看到一出好戏。”
随即转向朱华章,挑高了半边浓眉:“朱二老爷办事也靠不住啊!布厂据说是您管理多年的?怎么给小九妹妹的产业,居然还安插了一只蛀虫?莫不是朱二老爷是觉得当初你家公子输给了小九妹妹,觉得没面子才故意找麻烦吧?”
“你!”朱华章被气的差点蹦起来,指着李拓北,指尖颤抖,想要斥骂一番,却因想起朱老太爷的嘱咐而闭了嘴。
宗族大会上,李拓北屡次与他针锋相对,事后他与朱老太爷抱怨,朱老太爷说:“此人地位非同寻常,万万不可开罪,遇到了绕着走便是了。”
到底是怎么个不同寻常,朱老太爷不肯说,朱华章也猜不出。
只是他当真不想惹麻烦。
食指收回,手握成拳,朱华章皮笑肉不笑的道:“李公子真会说笑。”转而对各位掌柜道:“今日便散了吧。”
掌柜们也知道李拓北不好惹,朱华章更不好惹,他们才不想亲眼看着这两人争吵,是以七嘴八舌的符合“散了吧”,随即相互道别。
待到人都走了,李拓北才笑了起来:“那个姓孙的尖嘴猴腮,眼睛滴溜溜乱转,耗子精似的,那般猥琐一个人,早该弄走他了。”
朱攸宁被他的形容逗笑了,“北哥,以貌取人是不对的。”
李拓北一噎,翻了个白眼道:“真没趣儿。”
“那什么有趣儿?”朱攸宁心情舒畅,是以也多了一些闲谈的心情。
李拓北笑出满口白牙:“还真有个有趣儿的,今儿东街开了一家钱庄,宣布的那些规则可有趣儿了,可比你家这个钱庄有意思的多。去看看?”
朱攸宁眼神一闪,随即笑着道:“好啊,我也正想去走走。”
李拓北点头,回头吩咐道:“扣肉,去备车来。”
“扣肉?”朱攸宁惊讶的很。
那小厮也就十三四岁,长得胖乎乎的,一笑起来眼睛都眯成两条缝,喜气洋洋的道:“回朱小姐,小的叫扣肉,公子爷还有个书童叫醋鱼。”
朱攸宁无语的仰头看李拓北:“北哥,你好歹认真给人取名啊。”
“怎么不认真了?”李拓北对着扣肉摆摆手,那胖嘟嘟的小厮就飞快的去备车了,“许你给你家丫头都叫鸟名,我的人就不能叫菜名了?”
“我家婢女的名字可都好听的很。”
“嘿,奇了怪了,扣肉,醋鱼,哪里不好听了?我还有俩侍卫叫佛跳墙和飞龙汤呢!”
“……你家下人真可怜。”
李拓北不以为意的哼了一声。
不多时,马车齐备,朱攸宁也有幸见到了醋鱼、佛跳墙和飞龙汤。醋鱼是个长得又瘦又高的长脸青年,脸型的确有点像条鱼,佛跳墙和飞龙汤都是二十出头的模样,生的面目平凡,朱攸宁分析不出他们到底为何得了那样的名字。
扣肉赶车,百灵、画眉、以及李拓北的那三个随从随行。
李拓北和朱攸宁在车里面对面坐着。
“跟你说,那个长安钱庄才有意思呢,我半个月前路过那儿,那个二层小楼还是个茶馆呢,我进去吃过茶,那茶沏的真不怎么地,掌柜的也呆头呆脑的,像个榆木疙瘩,今儿在路过,那茶馆儿就变钱庄了,我进去一瞧,你猜怎么着?”
朱攸宁配合的道:“怎么了?”
“那个呆头鹅掌柜居然将什么借贷啊,存储啊之类的条款说的倒豆子似的,抓着我就让我跟他们那儿存银子钱,而且最好玩的是那里头的活计和杂役,居然都身有残疾!”
朱攸宁撇嘴道:“北哥该不会是瞧不起残疾人吧?”
“哪里会!当初我在军……我在外头,什么样残疾的人没见过?人只要心不残,身上多块少块又算啥?”
“啧啧,北哥说话真有道理。”
“那是,是你门缝儿里瞧我。”
二人说着话,就到了东大街。
下了马车,便看到一个三岔路口右转处第一家,二层的阁楼上高悬匾额。
“长安钱庄”的金字招牌在太阳光下熠熠生辉,地上鞭炮的红屑被百姓们踩踏的与潮湿的青石砖黏在了一起。
透过敞开的大门,能看到围在柜台前询问情况的老老少少,将钱庄内部挤的水泄不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