聿天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叔叔小说www.kelibujiqi.com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第四六一章
偌大的杨家,是离不开主事的人的。
或者换句话说,鱼龙混杂之下,杨恭这个家主是不敢离开的。
毕竟杨恭掌权都三年多了,去年就支不支援杨尚荆情报那点儿破事儿,杨家内部都差点儿起了内讧,现在虽说杨尚荆和魏国公徐家结了亲,可是偌大的杨家里面,明里暗里想和杨恭白掰掰手腕的人,还是不少的。
建安杨氏,风流百年,积攒下来无数的财富,单单是当年杨荣在外面随便撒钱,就能看出一二来,清酒红人面,黄金动道心,鬼知道有没有人脑子发热,就像在这个时候给杨恭来个架空?
所以杨恭是和杨尚荆一起南下的,从南京走水路往南,直奔黄岩县去了。
“尚荆,在南京只是,你对我所言,俱是实话?”杨恭站在船头,皱着眉头,沉声问道。
杨尚荆落后了杨恭半个身子,笑着回答:“回大人的话,此事如何能够有假?中国之地缺五金,可这日本、乃至四夷,却是不缺的,否则每年东南大户往来海贸,如何得到的金银?那日本弹丸之地,难不成还有点石成金之术不成?”
杨恭沉默了一下,点了点头:“尚荆你说得却也在理,只不过日本若是产五金之物,却为何要从我大明兑换铜钱?”
“技术不够罢了。”杨尚荆咧了咧嘴,总感觉自己在老调重弹,“冶金之术颇为繁复,可不是甚么打造一把倭刀那般简便,就倭人那点儿脑子,如何能够学会?”
迎着杨恭有些疑惑的眼神,杨尚荆解释道:“倭刀乃是从唐刀之上演化而来,有了成套的技术基础,倭人的刀尚且用的包钢之法,稍有差错,一把刀便不能用了,是以这倭人武士决斗,都是严禁刀刃相碰,我大明如今弃用了昔日技术,不过是因为兵力充沛,军饷不敷使用罢了。”
马槊、横刀一类的大杀器,之所以最后被淘汰,留下来大刀长矛这一类东西,实际上就是和战争体系有关的。
封建年代生产力有限,科技水平也有限,一百人的部队可以人人快马横刀,再配一身精钢奶罩,但是一万人的话,就不能这么玩儿了,朝廷每年的赋税有限,全都装备军队了,吃啥喝啥?
所以军费别说削减了,就是不变,必然也会导致单兵装备水平的下降。
而另一个重要因素,就是工时。
工匠弄一把马槊,可能需要数个月、乃至数年的时间,但是弄一柄长枪呢?几天的功夫就可以造好了。
是,马槊使用的是复合材料,韧性、坚固程度都能甩长枪几十条街出去,但是多少工匠能给所有士兵全都配上马槊?就是魏晋南北朝、隋唐那会儿,马槊也只有大贵族玩得起。
那是“少数人的玩具”。
一个拿着马槊的士兵,能顶的上十个拿长枪的士兵么?或许可以。单是一百个呢?正常历史线里面,三德子被苏维埃的慈父铁锤吊起来打,不就是因为大猫的所需的工时数太多,生产速度赶不上T-34么?
杨恭也不是傻逼,能够执掌若大家族的,接收新知识的速度必然十分之快,所以杨尚荆解释了几句,他也就明白了。
“若是依尚荆所言,只要找到日本那些豪族的矿藏,一举收缴了,便可以解决钱荒了罢?”杨恭说这话的时候双眼发亮。
杨尚荆脸色古怪,还解决钱荒呢,中原王朝的钱荒,只要杨家这样的土老财没改了自己的坏毛病,还喜欢把金、银、铜熔成各种瓜往地底下藏,进来多少钱都没有甚么卵用。
而且,别说区区一个日本了,就是把整个东南亚算进来,也是白搭,中原地区对货币的渴求,基本上就是个无底洞。
不过杨尚荆还是点了点头:“解决是不太可能,日本虽说富矿大抵是有不少的,不过这弹丸之地,便是有,也没有多少,稍稍缓解一番,还是可能的。”
看着杨恭一脸兴奋的表情,杨尚荆就叹了口气,想要让土财主们把目光从土地、金银本身转向其他方向,本身就是一个技术活儿。
对,真的是技术活儿。只有往上攀科技树,把农耕文明点成工业文明,在这个过程中顺手把地主阶级变成同为剥削阶级的资本家,才能让他们明白什么叫做“流通”。
不过这一切在不“开海”之前,都是梦幻泡影,只有让杨家,或者说整个东南士族,乃至整个大明朝的地主阶级都明白了海外的富饶之后,才会让他们有动力“走出去”。
以肉体征服为途径的掠夺,到底是一种血腥、残暴、效率低下的掠夺方式,所以在那之后,杨尚荆就会推出一种相对高效的掠夺方式,也就是资本掠夺,顺势就能催生工商业的兴起。
至于“商贾贱业”这种说法嘛……说白了,中国人最重的是实用主义,而且人嘴两张皮,到时候怎么“圆回来”,还是干脆推翻,那就要看到时候的套路了。
只不过这个过程中会产生什么鬼东西,比如什么倭奴贸易啊、高丽奴贸易啊、东南猴子贸易啊之类的鬼东西,就不是杨尚荆可以控制的。
毕竟工业生产需要大批的原材料,除了常见的煤、钢、农产品等等原料以外,还有另一种不可或缺的原材料——血肉,大量的血肉,大量受过培训的、质量相对较好的血肉往里面死命填。
只不过……他杨尚荆灭门的事儿都干了多少次了,还差这点儿?为了人类的进步,去特么的道德观吧。
杨恭当然不懂这个,他只是在沉吟了半晌之后,问道:“魏国公可知道此事?”
杨尚荆摇摇头,笑道:“岳丈镇守南京,乃是勋贵,身份自是不同其他,戬未敢告知。只等一切尘埃落定,再行通知罢了。”
“如此也好,行事稳妥一些,总归是好的,也免了人多嘴杂。”杨恭的脸上浮起一丝笑意,“若是需要甚么,只管和家中提罢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