贱宗首席弟子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叔叔小说www.kelibujiqi.com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
    秦军接管阴晋后,魏韩两国亦迅速从秦国的国土上撤退,除河东魏军撤回河东做暂时的修正外,方城军则与韩国军队退入韩国境内,返回各自原本的驻守地。

    而在这段时间内,蒙仲则率先返回大梁,准备向魏王�o覆命。

    出征将领得胜凯旋,君主自然要有所表示,为了表示对蒙仲的器重,在蒙仲回到大梁这几日,魏王�o带着太子魏圉、公子魏无忌,以及国相田文、大司马翟章等数十位国内的臣子,于大梁城外迎接蒙仲。

    不得不说,这在当代已经算是最高规格的待遇,就连蒙仲事先也没有想到。

    当然了,其实他最惊讶的,是田文居然会默许这样的事发生……

    不过仔细想想,就算是田文,又如何能够阻止呢?毕竟这次蒙仲可是迫使秦国向魏国妥协了,这是近几十年来几乎从来没有过的事,倘若这次田文胆敢忽视蒙仲的功劳,相信翟章、段干寅等人定然会就这件事狠狠针对一下田文。

    毕竟现如今蒙仲在魏国的威望与地位越来越高,已经不是田文能够压制的了,相信魏王�o心中也有一杆秤:一旦田文与蒙仲再次发生冲突,究竟应该留谁、舍谁。

    当日,提前给蒙仲送消息的,乃是段干氏的大公子段干崇,这位大少带着百余个随从,骑着马就等候在梁都的边界,待看到蒙仲与沿途保护他的一队方城骑兵出现时,他一边派人通知大梁,一边立刻迎上前,将‘魏王欲领太子、百官出城迎接’这个惊喜告知蒙仲。

    此时魏国国内,魏王�o已经提前数日放出了‘魏秦停战’的喜讯,并且他在这个喜讯中着重指出,这次停战的本质乃是秦国向魏国妥协,并且表示秦国还愿意割让大荔、临晋、元里、合阳、少梁、籍姑等几座城池给他魏国。

    鉴于此,这个惊人的喜讯,在短短几日内就传得人尽皆知,成为魏人茶余饭后的谈资,尤其是在大梁,几乎没有人不知道这件事的,毕竟在魏国近几十年与秦国的战争中,别说从未取得过如此惊人的进展,就连保证胜利都很艰难,往往都是以战败收场。

    而这次,他魏国能迫使秦国割让两百余里土地给,这着实让魏人感觉扬眉吐气。

    作为此次讨伐秦国的最大功臣,蒙仲在魏国的名气自然也是愈发高涨,已逐渐有魏人比喻蒙仲为‘更胜庞涓的将才’。

    或许有人会觉得,庞涓不是战败之将么?不是让魏国从逐步衰弱变得一蹶不振的那个人么,为何魏人还总是喜欢拿庞涓来作比喻?而不是公孙喜呢?

    其实其中有两个原因。

    其一,庞涓的个人带兵能力要比公孙喜强。

    别看公孙喜在河东那么多年,魏人常常拿犀武来尊称公孙喜,但公孙喜最大的功劳――抛开随同齐国名将田章作战的那几次,其实也仅仅只是抵抗住了秦国对河东的进攻而已,他为魏国夺回曾经失去的西河郡了么?

    没有。

    毕竟秦国的华阳君芈戎也不是吃干饭的。

    但庞涓,当年那可是横扫周边诸国,堪称打遍诸国无敌手,唯独就败在了同门师兄弟孙膑手里,就败了那么两次,第一次被俘,第二次不堪再次受到羞辱干脆自刎了。

    至于第二个原因,即庞涓出现的时候,正好卡在魏国逐步衰弱、但又勉强撑着强国颜面的那段时候,因此当时的魏人还对称霸中原,恢复旧日霸主地位抱有强烈的想法,比如厚待庞涓到可以包容其许许多多缺点的魏惠王。

    而等到公孙衍、公孙喜兄弟时,魏国当时已经被秦国压制地喘不过气来了,哪还会奢望着击败秦国恢复旧日霸主的地位?能自保就不错了!

    正因为如此,庞涓成为魏人最惋惜的将才,哪怕后来魏人在失望至极的情况下痛恨庞涓、甚至斥责庞涓,但心底,却仍然期待着、等待着会再次出现像庞涓那般能击败诸国军队、能承载魏国霸主梦想的出色将才。

    这一等,就足足等了五十多年。

    五十年后,魏国等到了蒙仲,一位由宋国庄夫子教导的,在个人品德以及用兵谋略方面皆超越庞涓的将才。

    这个说法,丝毫也不夸张。

    因为当日待蒙仲骑着马来到大梁城外时,他亲眼看到了城外那如潮水般的大梁百姓,听到了那排山倒海般的诸如‘郾城君’的欢呼声。

    说实话,蒙仲当时感觉非常震撼。

    拿此刻瞧见这一幕后心中不是滋味的国相田文来说,他到魏国担任相位到如今二十几年,接近三十个年头,虽然也收到过魏人的欢迎,却从未享受过这种规模的待遇……

    此时此刻,田文惯例要在心底骂一句:该死的蒙仲!

    虽说蒙仲也不清楚这时候该用什么礼数,但最基本的礼数他还是懂的,这不,在临近大梁、在已看到魏王�o、太子魏圉与诸朝臣后,他翻身下马,带着随行同样下马步行的方城骑兵们,在千千万万魏人的欢呼声中,徐徐走向魏王�o,待靠近后单膝叩地,拱手抱拳。

    而此时,魏王�o亦赶紧上前双手扶起蒙仲,道一句:“卿,辛苦了。”

    霎时间,仅仅只安静了片刻的人潮,再次响起排山倒海般的欢呼,诸如‘万岁’、‘大王万岁’、‘郾城君万岁’这类的欢呼声,此起彼伏、震耳欲聋。【PS:‘万岁’当时并不只用于君主。】

    随后,魏王�o便拉着蒙仲的战袍,在无数魏人的欢呼声中,徐徐走入王车。

    最后在魏王的邀请下,蒙仲登上王车,与魏王�o一同乘车进入城内,朝着王宫而去。

    而此时在大梁城内的街道,亦是类似的情况:无数魏人分列于道路两侧,争相等待着见一眼这次伐秦的最大功臣。

    怎么说呢,这样规模的迎接,着实让人感到震撼,但也怪累人的。

    跟随魏王�o来到宫内的大殿后,太子魏圉、公子无忌以及翟章、田文等人,亦纷纷已乘坐马车回到了王宫。

    众人集聚于宫殿之内,先听蒙仲回报此次讨伐秦国的结果――这只是一个例行公事,毕竟这个结果,魏国的君臣其实早就已经得知了。

    汇报,或者说向魏王�o覆命,主要分两个方面。

    其一,即肯定这次伐秦之战的完全胜利。

    其二,表述与秦国的最终交涉结果,即秦国承认战败,割地求和等等。

    在此之后,蒙仲遵照与秦国的约定,当面向魏王�o请辞河东守的职位,并按照习俗,他再次推荐公孙竖出任河东守。

    说实话,公孙竖其实并不算一个最合适的人选,因为这位老将其实不太擅长打仗,蒙仲真正想要推荐的,其实是晋鄙。

    晋鄙出身河东军一系,作战又凶猛果敢,在前段时间蒙仲与公孙竖商量时,后者也认为晋鄙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。

    但晋鄙那小子太年轻了,打仗过于鲁莽,因此蒙仲与公孙竖商量后准备再磨砺这小子几年,至少要让那小子懂得运用计谋,而不是每次都蛮干。

    而对于蒙仲请辞河东守这件事,魏王�o虽然感到可惜,但最终也是认可了。

    不得不说,这回魏王�o真是吓了一跳,当初他听取翟章的建议,任命蒙仲为河东守,其实原本就是想吓唬一下秦国,可他万万没有想到,这吓唬的效果太好了,吓得秦国如临大敌,直接把原本都准备与魏国和谈的秦国,生生给吓唬地决定跟魏国打一场鱼死网破的倾国之战,为的就是让魏王收回成命,把蒙仲调到其他地方去。

    而相比较魏王�o的心有余悸,国相田文的心情,其实更加复杂。

    当初翟章推荐蒙仲接任公孙竖成为河东守时,田文于情于理都没办法阻止,于是只好说服自己默许了翟章的建议,可他也没想到,最后还是他最憎恨的秦国,帮助他把蒙仲的河东守之职给撸掉了……

    这是好事么?

    当然不是!

    ... -->>
历史军事推荐阅读 More+
穹苍刀劫之北斗

穹苍刀劫之北斗

奉弃先
一柄染血的神剑,一块神秘的天图。 天威八国一夜覆灭,九大神族强势崛起。 这是一个人,一把刀的故事。
历史军事 完结 13万字
书虫女配逆袭记

书虫女配逆袭记

若你安离
安默黎,21岁的大学生一枚,性格看似安静冷漠,实则逗逼。酷爱小说。各种小说,不计其数。 这样的后果就是:“啊,又闹书荒了,怎么办怎么办?”“唉,看看这小说开头,就知道结尾,这生活要怎么过?”“滋滋,突然发现,看小说多了,越来越不喜欢男主,啊,我喜欢温润如玉,白衣飘飘的男配啊。”“这女主是怎么回事啊?” 叮叮当,莫名奇妙的被一个系统拐到了小说空间,攻略各种对女主情深似海,深情不渝的男配,甚至需要把男主勾搭过来,成功成为女主。唉,多年小说经验,她深知所谓的男主光环,女主光环有多么强大,不小心是要被雷劈的。还有,以前看着那么可爱又可惜的男配怎么都这般讨厌。
历史军事 完结 377万字
仙界直播

仙界直播

九霄玉煌
天地有九塔,九塔呈九界,塔界有九层,九层应九境。天地本是一座优胜劣汰的塔,它有仁慈的一面,但更多的却是残酷。且看尚景星如何带着万界直播与一颗坚忍不拔的心在这座塔中,踏上巅峰,成就超脱。
历史军事 完结 274万字
邪王独追:废材逆天二小姐

邪王独追:废材逆天二小姐

颜元贞
她萧真茹本是二十一世纪第一杀手,素来冷酷无情而不轻易相信任何人,然而却被最信任的人背叛而离开人世……没想到苍天怜悯,又让她再世为人。穿越为人人可欺可辱的废材,却依旧能虐贱女,踹渣男,气死天才灵者。什么?废材是天才?还收了鸳鸯宫宫主为徒弟?颜渊颜大师的亲传子弟?资质超好的天才药剂师?……一切精彩尽在《杀手转世:废材逆天二小姐》!
历史军事 完结 4万字
等黎明成歌

等黎明成歌

木寻
《等黎明成歌》是木寻精心创作的历史小说,笔趣阁顶点实时更新等黎明成歌最新章节并且提供无弹窗阅读,书友所发表的等黎明成歌评论,并不代表笔趣阁顶点赞同或者支持等黎明成歌读者的观点。
历史军事 完结 3万字
田箩姑娘历险记

田箩姑娘历险记

丸子汤小二
田螺一族因为先祖田螺姑娘的模范作用,个个都是善良纯真的好田螺。本以为这样的风气会永远流传,可是偏偏出现了这样一个“黑心”田箩。她的阴险狡诈让族人无不闻风丧胆、摇头叹息。所以他们是如此地感谢那个男人,一个对他们田螺族来说真的无比善良美好的男人。
历史军事 完结 42万字
友情链接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