尹三问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叔叔小说www.kelibujiqi.com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
    熙宁四年,对于大宋王朝而言,是多灾多难的一年,却也是值得庆贺的一年。

    西夏寇边,黄河决口,这两件事惊天动地,让举国上下一颗心都提到了嗓子眼,皇帝赵顼与大臣们一度都为之焦头烂额。

    不过好在都是有惊无险,最终都顺利解决了。

    西夏在庆州和绥州两地大败,最终不得已罢兵言和。黄河在肆虐了两个多月之后,总算是消停了,决口堵上了,河堤也在加固中,河道同样正在疏浚,也许以后,黄河水患可以得到彻底解决。

    虽说两件事下来,宋朝损失了不少,可最终没有酿成更为可怕的灾难,这已经很值得庆幸了。也许正是因为这样的缘故,宋朝的士大夫们才有些怕事,很多时候都更愿意息事宁人,包括花钱买和平。

    到了年底,无论是皇帝和大臣都松了一口气,回想起来,这两件大事都离不开一个人。那就是工部侍郎,威远侯林昭!

    庆州和无定河的战事是林侍郎运筹帷幄,亲自率军拼杀的结果,治河方案更是他一手拿出来,并且付诸实施的。

    一瞬间,威远侯林昭成为大宋王朝功劳最大之人。

    年老的不免赞叹,后生可畏,难得的少年俊杰。年轻的则十分羡慕,林侍郎少年高官,当真是好运道。不过也有些人比较有自知之明,羡慕之前需要掂量一下自己的分量,没人家林侍郎那个本事。

    再者,人红是非多。看看这一年下来,弹劾林侍郎的奏疏有多少?私通敌国的罪名已经好几回了,还有擅自用刑,不尊君上云云。仔细想想,林侍郎一路走过来也不容易,想要混到那个地步,首先得有人家那样的抗打击能力!

    治河乃是大功,按理说该论功行善的。可林昭才二十来岁,已经封侯了,几位夫人也封了诰命,这次该如何封赏?难不成直接封为国公?开什么玩笑,又非宗室子弟,又不是继承父辈的爵位,即便是立下大功,想要封为公爵也不行。否则让在朝中辛辛苦苦数十年,德高望重的宰相们情何以堪?

    哦,对了!王相公而今才不过是临川伯,爵位还在林侍郎之下啊!所以封赏的事情着实难有定论。也有人说了,太年轻就身居高位,难免让其居功自傲,不宜封赏太快。于是乎朝廷权衡之下,封赏的事情就暂且搁下了。

    当然了,冠冕堂皇的理由总是有一个的。治河工程尚未竣工,也没有经过洪水的检验,有待考察。所以此事容后再议,待功成之日再论功行赏。不过大家都心里有数,但是以堵塞决口的速度而论,本就是一件大功的。

    但凡是去河北路看过混凝土堤坝的大臣,回来之后纷纷翘起大拇指赞扬,这一遭当真是固若金汤,肯定能经得起洪水的检验。封赏只是个时间问题,不过是磨砺一下林侯爷的性子而已。

    这个时间不会很久,朝中大臣们都一致如此认为!以林侍郎的立功速度,不知道来年又会立下什么惊世的功勋。

    这是一颗福... -->>
历史军事推荐阅读 More+
Boss大人,早安

Boss大人,早安

free安
猝不及防的,他低下头含住了她的唇。她就那样直愣愣的看着他微闭的眼睛,长而蜷曲的睫毛。然后,她慢慢闭上了眼睛,对自己说,三秒,就三秒。三,二,一。她毫不犹豫的推开他。“我想知道你以什么立场,什么样的心情来亲我。”他无奈的笑,怎么总是这么较真,在这种时候也是,也太没情调了。“以爱你的立场,以爱你的心情,可以吗?”
历史军事 完结 125万字
[综]精灵王的男人

[综]精灵王的男人

茶叶蛋
关于[综]精灵王的男人: 养一只精灵王萌萌哒的故事,大概吧……难得主攻一回,捏哈哈……我自己都不相信,居然写攻…… 本文于三月二十一号(也就是周一)开绝转载,请以前转载走文的朋友,立即删文、撤文,谢谢支持!
历史军事 完结 55万字
星浪

星浪

不知念
“报告虫后,前方有一弱鸡人类想篡位!”“咬他!”——“洛英陛下,您想如何处理老虫后?”“煎炒烹炸闷溜熬炖。”——他是洛英。一个反派。
历史军事 完结 115万字
我的世界日渐崩

我的世界日渐崩

放开那只女王
本书简介:半夜三更的,家里突然来了一只阎王,苏白感觉压力很大。 只有十五岁,口嫌体正,身娇体嫩易推倒的美少女……什么!这货是阎王? 别开玩笑了! 俗话说得好:阎王要你三更草,不能留到五更干。 不过对苏白而言,在进行跨跃种族的啪啪啪之前,他首先要考虑的是,如何从这只萝莉阎王的镰刀下保住自己的小命。 …… PS:以节操战士的名义,本书改邪归正,重拾本我风格!
历史军事 完结 93万字
重生之我是歌神

重生之我是歌神

燃烧的眼泪
郭青重生了,而且发现自己竟然有了一个女儿。这是一个比较平淡的故事,既然重生了,何不让自己活的轻松一点,没有后宫没有后宫……写简介无能,谅解
历史军事 完结 33万字
灰色地带

灰色地带

蒋泥
在一个意义世界逐渐隐去,追问的兴趣逐渐丧失、在消费中即可获得满足的时代,对于批判的坚持是否还有可能,或者说批判是否还有意义,许多人对此忧心忡忡、心怀疑虑。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,对中国文学、特别是文学批评的议论,也大多在是否还值得信赖的层面上展开。这一怀疑当然主要源于文学批判精神的丧失和白领趣味、“小资”趣味、乃至中产趣味的肆意流行。
历史军事 完结 42万字
友情链接: